英译名:Colleg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创建与沿革
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前身为一专科(活塞式发动机制造)和二专科(喷气式发动机制造),始建于1952年10月。1956年12月成立发动机系(简称二系),1980年正式命名为航空发动机系。1985年更名为动力工程系,2000年11月院系调整,改建为能源与动力学院。
目前学院下设5个系:内流与叶轮机械系、强度与振动工程系、控制工程系、燃烧传热与热能系、车辆工程系,以及教学科研实验中心、思政与教育教学中心。学院建有“飞行器动力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航空发动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热环境与热结构分中心”、“能源有序转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南京分中心、国家行业中心“陶瓷基复合材料”分中心、“低碳航空动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排气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和“航空飞行器热管理与能量利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动力系统”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航空发动机XX创新平台、“动力工程”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中小型绿色动力装置工程中心等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对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起战略支撑作用。
党建与思政
十八大以来,学院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网络正能量榜样、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高校辅导员、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第一届“工信杰出青年”、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江苏省最美高校辅导员、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青年五四奖章等各1人次,“南航徐川”微信公众号获评2023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学院党委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按照“五个到位”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建设,党建质量全面提升,2021年顺利通过创建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南航首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示范效应不断彰显,学院党委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先后获江苏省2017-2018年度、2021-2022年度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2项、2017年度及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2项。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学院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1个,首批“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
学院遵循教育规律、思政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航空报国精神,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精准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不断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进程中贡献“能动”力量。邀请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等行业精英、专家开展“家国情怀·能动担当”企业导师思政公开课,举办纪念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奠基人之一张世英教授“一代风华,百年世英”主题教育活动,孕育了“徐川思政工作法”,形成了“家国情怀·能动担当”思政工作品牌,“高效能源、澎湃动力”学院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学生“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院涌现出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工信青年五四奖章等一大批典型团队和优秀个人。近20年来的毕业生中涌现出60余名型号总师、副总师,每年60%的毕业生主动奔赴祖国军工集团、国防单位干事创业。
专业、学科设置
学院设有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和车辆工程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
作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学科的主要建设学院之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江苏省重点学科的牵头建设学院,学院设有的二级学科包括: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国防特色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工程热物理(江苏省重点学科)、热能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动力机械与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流体机械与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是我国航空航天动力、能源高效利用领域、车辆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70年来,学院培养了13000余名本科生,3000余名研究生,包括一大批两院院士、将军、国家重点型号总师、大型央企/研究院所负责人及行业技术中坚等。
教学特色与成果
学院目前共有在校本科生906人,硕士生1180人,博士生509人,每年300多名学生参与国内外高端赛事并斩获佳绩,屡获“互联网+”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殊荣。学院本科升学率5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中国航发集团领导干部和型号领导中学院毕业生比例超过25%。
学院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将追求极致与革新的品格贯穿于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多维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专注和创新意识,构建了全域沉浸式育人生态建设机制。
学院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智慧式教学,深化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优秀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通过核心课程升级、设计类课程自主开发、基于科研项目拓展创新并完善实践课程群,分类分级重构课程体系,提高了课程的前沿性和挑战度,增强了学生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持续十年推动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合作开展航空发动机高阶实践教学,加强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高校合作,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有效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院坚持面向科技前沿与国家急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促进学位点内涵式发展,塑造具有学院特色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以优质生源充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与中国航发集团联合申报工信部“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率先开展两机“项目式”招生、中组部工程硕博士“订单式”招生。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首次超过本科生。通过完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成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42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1个;获批江苏省产业教授12人,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3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教学工作成绩斐然。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三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传热学II》、《航空发动机装配与试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基本科研能力训练》《航空发动机结构分析与设计》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编及出版教材近五十部,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重点教材、规划教材14部。建有动力工程综合训练中心等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南方动力”、“空天动力”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篇,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一级学会/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提名)1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含提名)26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四十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科研特色和研究方向
学院秉承航空特色发展,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积极参与关键技术攻关和服务型号,参加了国家几乎所有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工作。获得了一批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在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并直接承担了若干型号任务,共获得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省部级一等奖及国家级奖20余项。
上世纪90年代,学院向先进节能及太阳能利用等能源领域拓展,形成了“动力+能源”的双塔架构。迈入新世纪,聚焦以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先进空天动力、以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围绕能量转换、输运、存储和高效利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服务我国航空航天动力自主可控的重大国家需求,引领我国能源领域基础研究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面向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车辆安全与控制的稳定研究方向,在智能驾驶与线控底盘关键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为车联网、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等智慧交通贡献南航方案。
近五年来,学院共牵头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LJ国家重大专项项目、X73项目、国家XX科技工程、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重点项目、XX6项目、装备发展部HY行动、民机预研、总装预研、发动机预研等在内的一批国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到款科研经费达到17.37亿元。取得了一批突出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其他省部级奖项12项(均为牵头获得),获江苏省首届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1项(全省共2项),授权发明专利122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12余篇,其中SCI收录1091篇、EI收录290篇。多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为我国吸气式航空航天发动机基础研究和工程研制,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的跨跃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的科研方向包括:
空天动力领域:(1)发动机总体与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2)发动机高温材料结构强度与振动;(3)推进系统燃烧技术与强化传热;(4)飞行/推进综合控制与健康诊断技术;(5)推进系统进排气与隐身技术;(6)特种发动机技术与工程。
能源高效洁净利用领域:(1)绿色能源动力理论及应用;(2)洁净能源与储能技术;(3)高效低排放燃烧技术;(4)传热传质机理和先进技术;(5)能量高效综合利用。
车辆工程领域:(1)线控底盘系统全矢量域控制;(2)无人系统智能决策控制;(3)内燃机燃油喷射与点火控制技术;(4)混合推进系统设计及协同控制;(5)机械弹性安全车轮理论与方法。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由中科院院士宣益民教授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聘请了刘大响院士、甘晓华院士、李应红院士、李建刚院士、侯晓院士、刘永泉总师、凌文辉所长等一批著名学者和专家担任钱伟长讲座教授、特聘兼职教授等,目前学院专任教师15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81%,其中教授56人,副教授72人,博士生导师57人。包括了中科院院士1名,有效院士候选人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国防卓越青年基金资助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资助1人,国家级青年学者9人;江苏省特聘教授4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5人、第三层次10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获得者5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人等,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优秀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建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一“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一“发动机先进进排气技术”、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一“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江苏省青蓝教学团队一“航空发动机设计”、某发动机重点型号联合团队一“陶瓷基涡轮叶片”、某发动机重点型号支撑团队一“气动稳定性”、某发动机重点型号支撑团队一“冲击与包容”、某飞行器重点型号攻关团队一“进排气技术”、某发动机IPT联合攻关团队一“X代机排气系统”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等团队,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国防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院徽释义
能源与动力学院院徽由象征科技力量的魔方形状演变而来,由能源与动力学院的能源(Energy)与动力(Power)的首字母E和P进行变形组合。E和P变形后紧紧咬合,呈现出交流与互通的感觉,既展现出能源与动力之间的紧密联系又代表学院师生之间紧密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
院徽主体颜色使用红色及蓝色,象征航空事业的蓝色传达出学院航空为本的办学理念,红色不仅是能量的象征,更给人以稳定中带有活力的感觉,象征着学院积极进取的科研态度。
院徽整体结构严谨稳定,简洁大方,展现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上严谨求实、积极进取的主体思想。
(来源:院党政办 更新于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