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风采  能动教师

能动“青椒”第二期 | 王春燕:良师亦益友,她为学生点亮“科研之灯”

时间:2021-05-10作者:能源与动力学院 审核: 来源:能源与动力学院点击:3002



        个人简介:王春燕,女,车辆工程系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汽车及其协同控制技术。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一等奖各1项;在IEEE/ASME、IEEE ITS、中国科学、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出版专著《汽车动力转向技术》1部;主持江苏省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双创博士”、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等多项省部级人才工程。此外,还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TVT、MSSP、Part B、VSD等国际期刊审稿专家,以及中国科学、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10余个国内期刊的审稿专家。


砥志研思,她是潜心科研的专家

       

        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倔强的旅人。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困难并不可怕,拥有坚定信念并坚持不懈付诸努力的人终将摘取胜利的果实。多年来,王春燕教授带领课题组,一直专注于智能线控转向领域的前沿探索、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深耕智能汽车及其协同控制技术、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领域。


        在为北汽新能源某一款车开发一个线控转向系统时,由于线控系统取消了机械连接,在实车调试的过程中驾驶员路感一直不好,王春燕教授带领团队成员沉下心来,专注进行路感模拟电机的调试,最终让不同驾驶员都获得了满意的转向路感。她说:“我课题组的成员在做科研的时候,真的不是在压力之下去做很多的事情,更多的是出于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大家享受于专注做科研工作的过程。”


        在潜心钻研与共同努力之下,王春燕教授带领团队在智能汽车及其协同控制技术、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团队研究突破了现有转向传动比不可改变的技术瓶颈,率先实现了转向系统力特性和位移特性的完全解耦,同时实现了驾驶员对转向路感的实时准确跟踪。团队攻坚克难,形成了明确的研究体系,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形成了车辆智能线控转向特色研究方向。





        目前,团队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60余项,PCT国际专利19项,入选首批高价值专利组合。团队紧密结合“产、学、研”合作的培养理念,正积极地与企业开展合作并推动成果转化。


守正笃实,她是耕耘讲台的良师


        坚守初心因材施教,不负韶华放眼未来。教学方面,王春燕教授依据学生不同潜力和特质实施分层教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方法。


        教育理念上,王春燕教授坚信,“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真的不是在于能力上,更多的是在于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找回自己,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王春燕教授一直和本科生保持沟通交流,她鼓励学生要不断突破自己,不必拘泥于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学校所要求完成的学业,更要勇于去尝试和挑战更高阶段的科研和学业知识。王春燕教授还喜欢将自己在科研上遇到困难和成长的经历与自己阅读的各方面书籍内容结合起来,向学生讲述一个又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生交流,教导学生:“人终其一生,最终不是战胜别人或者跟别人竞争,而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己,打破自己原有的舒适圈,要勇于到一个未知的领域里不断探索。”王春燕教授耐心地引导学生们打破思维的枷锁,不断做思想上的减法,让思想变得越来越自由;让学生去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期望每一个学生在感受生活美好和工作愉悦的同时,不断自我成长。


        教学方式上,王春燕教授将自身对于汽车行业的热爱倾注于教学事业,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她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践行“思政+实践+创新”相融合的课程育人模式,探索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模式创新。近几年,王春燕教授主持江苏省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本科生教改及学科建设项目5项;主编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汽车动力转向技术》和汽车专业类教材《汽车文化》;获得2017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王老师除了自身获得多项荣誉外,指导了本科生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基金4项,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基金4项;指导多项校研究生创新基金和创新竞赛项目,多项校本科生创新基金。多名研究生获得工信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CASC奖学金、江苏省创新创业奖等,并最终入职通用、上汽、中汽中心、博世、广汽等汽车企业。


        多年来,王春燕教授始终将教导学生的责任装在心里、扛在肩头,带领南航学生取得一份又一份傲人的成绩,她本人也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2019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派光杯”第十届“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2021年获校“五四”评优“优秀团学导师”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她是悉心指导的益友


        成功源自悉心栽培,优秀出自辛勤耕耘。王春燕教授带领的车辆智能线控系统团队是学校里面的“五好”导学团队,同时荣获2020年“感动南航”人物称号。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团队成员每个人的努力,而王春燕教授也一直站在团队的背后为大家倾心奉献。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能及时进行深入沟通,根据学生的状态提出合适的建议,指出正确的方向。



        曾经有位课题组的学生在研二下学期,家中出现了重大变故,妈妈生病需要手术,面对学生提出的休学一年的请求,王春燕教授第一时间与课题组另外一位导师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考虑到当年车辆工程专业的就业难度,休学一年可能会对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有所影响,课题组老师没有同意学生的请求,而是找学生交流:“你可以回家去照顾妈妈,课题组老师和所有同学都是你坚强的后盾,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可以照顾家人和完成学业两不误。”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关怀和课题组多位同学的帮助下,该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并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2020年的全国互联网+大赛,课题组两位老师因为省部级奖答辩以及重点实验室申报时间的冲突,没有办法到现场亲自为参赛学生加油打气,第一天比赛的挫折,让参赛队伍中的大部分人都陷入低迷的情绪之中。王老师耐心地给每位成员都打电话进行了交流安慰:“无论第二天的复活赛结果如何,你们都是我们课题组的骄傲,我们课题组会一起迎接大家比赛后归校!大家需要找回信心,没到最后,没有一个人能说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第二天,四名队员将两位老师的话铭记心中,一举拿下复活赛金奖,远在南京上课的王春燕教授,在课间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时间热泪盈眶。



        以真心换真心,每到节假日,学生们的祝福消息就从五湖四海汇聚过来。他们说:“老师更像是我们的家人,相互关心、相互传递爱,带领我们共同进步”。王春燕教授经常笑称:“自己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会遇到这么棒的团队和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感恩遇见!”



        “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我们每一位老师都需要对这个职业有敬畏之心”,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困难中不断突破自己,获得了成长,王春燕教授觉得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实现,“看着孩子们不断成长起来,比我在科研上取得任何成果都更开心!”




关注微信公众号